好友群讨论明天穿什么样的服饰,有哪些仪式,并且诟病上一辈误说的一件事情。我问,明天有什么活动吗?
跑马节
哦,又跑马节了啊?我翻翻日历,农历三月二十六,二十八就是。
是啊,今年比往年都隆重!朋友跟我解释。
恍惚地,原来又到了一年的跑马节,似乎隔了好几年。对我来说可不就是隔好几年了么!我掰手指头算,09年、10年、11年……到今年17年,刚好十年。从09年外出上学就再没有看过跑马节了。十年,怎会是一个十年。忽然就有一种沧桑之感,而自己不过是花信年华。
朋友们还在讨论,而我似乎是没有了什么参与感,便自己冥思去了。
跑马节——记忆中,年年农历二十八都会举行这么一个节日。以前我问过历史系的哥哥,为什么要有这么一个节日?
我们兄妹平日里的话是不多说的,但要是我问哥哥一个历史性的问题,哥哥就会打开话匣子,讲个几天几夜都不成问题。比如,刚开始我写完一本古言小说又要开始第二本的时候,一天从哥哥历史书上看到元朝的建立和发展,我就问哥哥,你说我写一部背景为元朝的古言小说怎么样?
元朝战乱水深火热,老百姓肚子都填不饱,衣服都没有穿的,哪还有心思和精力谈情说爱?
哥哥这一句反问,让我彻底放弃了写以元朝作为背景的言情小说的念头。
对于家乡有跑马节的习俗,哥哥从秦始皇时期讲起,她讲得滔滔不绝,我却没记住多少内容。大概就是,我们原本是什么胡蛮之类的少数民族,秦始皇时期统一了,到唐朝为了防止一些少数民族侵略、骚扰边境居民,便修建了城墙,设立了关卡。现在我们所叫的石城口,每个村的名字什么关,就是这个由来。还有从藏族的那个村至中间经过的几个村一直到我们村的几处烽火台,就是秦始皇时期修建使用的。
我甚为惊讶,若不是哥哥所说,我一直不知道家乡竟有那么些个古时的遗迹,突然就对那几处破烂不堪的土堆充满了敬意。以往经过都是毫不在意,听哥哥这么一说,立马有种想去一睹“当年”风采的冲动,但终归还是没有去。
因为我们是“古时”的胡蛮类民族,马背上争天下、讨生活,所以后来无意的形成了一种“跑马节”习俗,也是对本民族生活习俗的传承。
难道也是因为我们是藏族自治州的原因,从过年开始,家乡的各种习俗尤为甚多,而且无不是跟神佛有关的。
小年三十的煮猪尾巴送灶神,大年三十煮猪头迎灶神,从初一至初五到各大寺庙添灯上香。这样的礼节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和十九,尤其是正月十九这一天,全乡出动迎送菩萨神佛的仪式要举行一天一夜。这一天过了,也算是旧年的年清月满了,大人们说,年清月满了,该干啥干啥。
三月二十八的跑马节,似乎是对来年的寄望,这一天的阵仗比正月十九那天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记忆中的一次,清早,全乡的人站满了大操场,老少妇儒,男人们在家装扮自家的马,红色、绿色、金黄的绸缎装裹在马鞍上,用各色绸缎条扎的大花戴上马头,参与的各家赶马到石城口,等待三声炮响后拔蹄奔驰。
也是神奇,这一天的马都格外自觉听话。去城口的途中,任它马路边麦苗青青、绿草扑香,众马儿们皆视若无睹。若搁平日里,它们见到稍微带点绿的颜色就移不动蹄子了。这一天,三声声响震天的炮响后它们才开跑,要搁平日里,拖拉机经过的“嘟嘟”声都吓得它们脱缰而逃。所以众民众都深信不疑,跑了第一名的马由庙里最大的一位神“黑爷”骑坐,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别由两位级别相当的神骑坐。也是奇怪了,任是这些倔强的马儿平日里无论怎么不识归来路,若是没有个人赶着,总是见路口就走。跑马节这天,它们井然有序直奔目的地庙后的操场而去,到了操场后犹如运动健儿冲破终点线就停了下来。
跑马制度是第一名家庭得一壶酒(50斤)、一只羊头、一个大馍(特别大的馒头);第二名家庭得一个大馍和一壶酒;第三名家庭得一个大馍。那一年好像是我家参与了,主事者又是本家的老人,给了我和哥哥一个大馍和几块羊肉。我和哥哥抱着大馍回到家,一人切一块加羊肉吃了,特别好吃。
恍如昨日才发生过的事情,只是没了儿时的那种心境,那种热闹的氛围在如今看来倒显得有些喧杂了。但是依然怀念那口馍馍的味道、羊肉的味道、酒的味道,还有兄妹两人小小的身板所怀抱着一个大馒头的喜悦心情,这些都是如今、以后再也不会有的;是我越怀念越惆怅,无奈唯有念一句“吹面不寒杨柳风”,南方的春天真好!
碧湖翠树,阳光温和,树影落在石桌上,鸟儿在头顶鸣叫,清风徐徐,我握笔写下这些记忆的文字,停息一会儿,翻翻朋友圈,被同学、朋友发得跑马节视频刷屏:穿着藏服手拉手跳舞的民众,敲锣打鼓的老人,还有在风中摇摆的几条横幅,“四川什么什么的”没有拍全。我们县与四川离得近,算是友邦,但是以前倒是没有什么节日风俗震得动他们的,这次竟然挂了横幅来庆祝了。
近年即将消磨的这些节日又得到了重视,众民欢喜!
那些奔腾而来的马儿有条不乱地跑向操场,操场边围满了人,仿佛还是十多年前的场景。
歇笔,正好看到一旁的书,是醉翁的词《采桑子》
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
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返照波间。水阔风高扬管弦。
我踏着古人的笔迹来寻西湖,这一寻便是整个余生。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风有些凉了,石桌上的树影被霞光击散……